名称:
描述:
公开/私有: 公开 私有
标签: 用空格间隔多个标签,如:小说 文学 余秋雨
保存至书单: 文献所属馆: 文献所属馆:

极简算术史:关于数学思维的迷人故事, (美)保罗·洛克哈特(Paul Lockhart)著

ISBN:
978-7-5520-3500-1 价格: CNY52.80
语种:
chi
题名:
极简算术史 [ 专著] ji jian suan shu shi / (美)保罗·洛克哈特(Paul Lockhart)著 , 王凌云译
出版发行:
出版地: 上海 出版社: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21
载体形态:
256页 图 21cm
责任者附注:
保罗·洛克哈特(Paul Lockhart),一位杰出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数学家。大概14岁时,他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(他特别指出,不是由于学校的数学课程)。为专心研究数学,他从大学退学,靠编程和当小学老师为生。199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,洛克哈特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科学研究中心(MSRI)和布朗大学任职。2000年加入纽约的独立学校圣安学校,教导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数学课至今。 其著作《一个数学家的叹息》《度量》都在国内畅销。《一个数学家的叹息》得到中国科学院严加安院士推荐,荣获荒野2019年度好书奖。
摘要:
这本书邀请我们通过一个数学老师的眼睛体验数学之美。书中涉及记数系统的简略发展历史,从人们为什么要计数,数是什么,再到最原始的石子计数,到不同进制与语言的记数法,从原始部落、埃及、罗马、中国和日本,到印度和欧洲,加减法是如何在不同的记数法中实现的。之后又延伸至十进制下的加减乘除运算原理,还涉及负数和分数系统,讲述为何人们最终选择了十进制,它背后又怎样的人类历史故事,十进制和公制带来的优势是什么?保罗通过一个个风趣幽默的小故事,为我们展现数字发展背后的数学思维与人们的考量。哪些方法太过于费时费力,我们便会因为“懒”舍弃它,以一种更简洁、便利的方法取而代之,人类的“懒”,竟然是推动数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因!
其它题名:
关于数学思维的迷人故事
主题:
数学史
主要著者:
洛克哈特 luo ke ha te 著
次要著者:
王凌云 wang ling yun 译
标签:
相关主题:
相关资源:
分享资源:
限定所在馆: 限定所在馆藏地点: 限定馆藏状态:
HEA|  |02522nam0 2200265   450 
001|  |012014082681
005|  |20220122092228.3
010|  |□a978-7-5520-3500-1□dCNY52.80
100|  |□a20220122d2021    em y0chiy0110    ea
101|1 |□achi□ceng
102|  |□aCN□b310000
105|  |□aa   z   000yy
106|  |□ar
200|1 |□a极简算术史□9ji jian suan shu shi□-
   |  |b专著□e关于数学思维的迷人故事□dArithmetic□f-
   |  |(美)保罗·洛克哈特(Paul Lockhart)著□g王凌-
   |  |云译□zeng
210|  |□a上海□c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□d2021
215|  |□a256页□c图□d21cm
314|  |□a保罗·洛克哈特(Paul Lockhart),一位杰出的-
   |  |富有传奇色彩的数学家。大概14岁时,他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(他-
   |  |特别指出,不是由于学校的数学课程)。为专心研究数学,他从大学-
   |  |退学,靠编程和当小学老师为生。199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-
   |  |士学位后,洛克哈特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科学研究中心-
   |  |(MSRI)和布朗大学任职。2000年加入纽约的独立学校圣安-
   |  |学校,教导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数学课至今。 其著作《一个数学-
   |  |家的叹息》《度量》都在国内畅销。《一个数学家的叹息》得到中国-
   |  |科学院严加安院士推荐,荣获荒野2019年度好书奖。-
330|  |□a这本书邀请我们通过一个数学老师的眼睛体验数学之美。书中涉-
   |  |及记数系统的简略发展历史,从人们为什么要计数,数是什么,再到-
   |  |最原始的石子计数,到不同进制与语言的记数法,从原始部落、埃及-
   |  |、罗马、中国和日本,到印度和欧洲,加减法是如何在不同的记数法-
   |  |中实现的。之后又延伸至十进制下的加减乘除运算原理,还涉及负数-
   |  |和分数系统,讲述为何人们最终选择了十进制,它背后又怎样的人类-
   |  |历史故事,十进制和公制带来的优势是什么?保罗通过一个个风趣幽-
   |  |默的小故事,为我们展现数字发展背后的数学思维与人们的考量。哪-
   |  |些方法太过于费时费力,我们便会因为“懒”舍弃它,以一种更简洁-
   |  |、便利的方法取而代之,人类的“懒”,竟然是推动数不断向前发展-
   |  |的动因!
510|1 |□aArithmetic□zeng
517|1 |□a关于数学思维的迷人故事□9guan yu shu xue-
   |  | si wei de mi ren gu shi
606|0 |□a数学史
696|  |□aO11□v4□2sef
701| 1|□c(美)□a洛克哈特□9luo ke ha te□c(Lo-
   |  |ckhart, Paul)□4著
702| 0|□a王凌云□9wang ling yun□4译
801| 0|□aCN□bST□c20220122